傳媒報道返回
想像一種看不見的恐襲在香港
2015-11-25

11 月13 日,巴黎恐怖襲擊,在太平盛世炸出了一陣陰霾。尤其這城市月底即將召開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三萬多名各國政府、商界與民間代表將會出席,190 多個國家的政府首腦本須在是次會議中達成減排共識,嚴格控制全球氣溫升幅。

自2009 年的哥本哈根COP15 各國政府無法達成協議,過去幾年各主要發達國家的碳排放已沒有國際協議約束。然而即使官方定下的減排目標數字宏大可觀,落實排碳亦得在社會推行切實可行的方案,讓低碳成為人們日常的經濟與生活模式。

氣候是政治的,氣候也是人文與社會的。

香港何幸,早已忘記天災的威脅。1962年曾經造成數百人死傷失蹤的颱風溫黛,至今也不過是每年颱風季節來臨時,新聞回顧節目中短短數十秒的一段點綴。然而天氣現象與氣候變化,在他方卻成災難,點燃了社會動蕩。

巴黎恐襲的主事者伊斯蘭國(ISIS),正由氣候變化而成的政治社會亂局面而崛起與坐大。

今年初,《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發表研究,指出近一世紀以來地球的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引致地中海東部變乾變暖的長期趨勢,敘利亞、伊拉克及土耳其東部,能夠依賴傳統農牧生產方式的人口變得難以維生。2006至2009年間,敘利亞更發生該國現代史上最嚴重的大旱災,農作物失收,全國共有150萬農民逃往城市,致使2011年城鎮動亂後發生內戰。極端勢力集結成伊斯蘭國的武裝力量。氣候變化加上政治鬥爭等因素,造成敘利亞國內的社會動亂,阿薩德政權無力控制坐大了的伊斯蘭國,在全球化年代,伊斯蘭國更策動多國的恐怖主義襲擊。

恐怖組織有金主?

弔詭的是,被稱為「最富有的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的黑色旗幟,正是由助長氣候變化、被喻為「黑金」的化石能源行業所資助。《金融時報》指出,在伊斯蘭國所控制的領地,每日原油產量達三萬四千至四萬桶,每桶原油在油井源頭可賣20至45美元,令恐裝分子每天可得150萬美元進帳。壟斷了其勢力範圍例如敘利亞與伊拉克的重要商品市場,即使不能出口,伊斯蘭國仍比倚靠全球捐款的阿爾蓋達組織財政實力更為雄厚。

而COP21正有可能斷了伊斯蘭國的財路。全球投資趨勢正從傳統獲利甚豐、但卻是全球碳排放主要來源的化石能源行業轉移。COP21的目標正是要推動世界向低碳經濟發展,以期將全球升溫控制在自工業化時代前水平的攝氏2度之內──如今已升溫0.85度──否則全球社會生態將發生無可逆轉的改變。因此,COP21的成功,政治上正意味着化石能源行業將成夕陽行業;也可以想像,依賴這「骯髒能源」供養的財團與政治勢力、包括伊斯蘭國,將不樂見各國政府在COP21達成協議。

如今,法國政府固然聲言不會向恐怖主義低頭,如期召開氣候峰會;但COP21是否能達至挽救地球於氣候災難於邊緣?各國將有近萬名公民社會的非政府組織人員、包括由黎廣德與莊陳有帶領的香港民間代表團前往觀察COP21 的進展,然而根據以往國際政治角力的經驗、已發展國家推卸碳排放的歷史責任,以及崛起中的發展中國家以脫貧為首要發展目標等方面看來,撇開恐襲的陰影,COP21的成果也未容樂觀,政府間達成的協議更可能陷於不痛不癢的空文。

事實上,各國承諾的減排目標正需要具體的方案,才能切實地將數字化為改變現實的行動,而意識到氣候問題嚴重性的國家,早已在低碳經濟領域起步。金融行業對潔淨能源的投資愈益重視,2014年,投資在可再生能源的金額達2700億美元,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亦起碼達1300億美元;環保產品所創造的市場價值在2011至2012年估計達5.5 萬億美元,並以每年3%速度增長;有175個政府、企業及民間非政府組織共同承諾,在2030年以前終止伐林行為,避免產品供應鏈上的原材料以摧毁熱帶雨林的方式而來;如今在香港成為潮物的upcycling產品,例如棄置木材再造新家具,或玻璃樽變地磚,據專家預測,這種減少資源開採和能源消耗的「循環經濟」模式,至2025年,規模將達全球一萬億美元。

香港居住地將有31%被海水淹沒

在飽受現實生活逼迫的香港人面前,要能在商業與金融上普及低碳經濟,也正需要市民大眾充分了解氣候變化對城市生活的影響。根據早前美國研究組織「氣候中心」分析,香港是全球首十個最多人口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城市之一,若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上升攝氏兩度,香港居住地將有31%被海水淹沒,據說土地問題嚴重的香港的宜居土地將更短缺;剛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立冬」的香港人,自不陌生於熱島效應蒸騰下炙熱氣溫的煎熬。

而我們在出發前往巴黎之前,推動四隊「創新小組」的成立,嘗試以創新方案解決氣候變化下城市生活的挑戰。

香港這座石屎森林彷彿與樹木結仇,經常以安全之名,濫加砍伐生長經年的大樹,8月般咸道四棵石牆樹被連夜斬去,激起一陣民間保育樹木的熱潮。樹木有吸收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之功,更可抑壓氣候暖化的速度,樹木林蔭蓊鬱的城市才是舒適宜居之地。創新小組「我城我樹」視樹木為城市公民,關心樹木在此城中的生長環境,期望推行一年兩度的「樹木普查公民科學計劃」,教育市民與大樹和諧共處的方式。

在我城同樣不受友善對待的,還有單車騎士。政府統計數字顯示,香港已登記的私家車已達四十萬輛,並以每年4.6%的速度增長,不斷在馬路上釋出溫室氣體;然而單車作為「零排放」的交通工具,雖然單車騎士多年爭取在港島北建立單車徑,訴求卻如入大海不被聞問。在對應氣候變化的挑戰下,過去十年,單車的城市騎行率在許多已發展國家及城市大有普及。例如同樣為人口密集的倫敦,2002 至2008 年間,單車使用率增加了83%,而嚴重的交通意外則下跌了28%。包括汽車生產的工業行為計算在內,平均而言,每名乘客乘坐汽車出行每公里即排放271克二氧化碳,是為單車出行的十倍!促進單車騎行的創新小組矢志在政府對城市的單車騎行釋出善意之先,以培訓、游說商舖與公共設施,以及安全路線規劃的方式,以民間力量推動香港成為單車友善的城市。

人均碳足迹

而飽嘗世界美食的香港,殊不知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進口食物,於城市而言,卻是不可持續的糧食供應模式。撇開糧食自給率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牽制不談,進口食物的隱含碳足迹(embedded carbon)大大提升了香港的人均碳足迹數量,高踞於全球第二位。香港已有零星的天台農莊或天台花園出現,創新小組「城農」──Farmunion City 期望充分利用全港閒置了的天台作耕種。綠色天台有助建築物平均降溫攝氏二至三度,想像屋苑的居民或辦公室裏的OL 登上天台農莊就能摘下自己所種的蔬菜,城市農耕成了減壓的工作,按部就班的農耕作業也可成為教育孩子與青少年生涯規劃的方式。

城市生活更難撇清的是消費行為。思網絡總監鄭敏華發起的創新小組,引領一場「消費微革命」,提出以四大方針,包括「減廢」、「自助助人」、「良心知性消費」及「營造消費者責任網絡」,並列舉具體的行動清單,例如購買麵包時自備膠盒、設立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將「責任消費運動」的四大原則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中。在堆填區即將爆滿之際,減少癈物便是減碳方式,例如每回收一公斤的玻璃樽相當於減少0.28公斤的碳排放,減少過度消費或許是被竉壞的城市人最容易做的小撇步。

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創新小組的伙伴們將環保結合於生活,嘗試描繪一幅美麗的、宜居香港的未來圖像──在難民因氣候變化與社會動亂而離開家鄉敘利亞之前,這個地中海東部傳統上被稱為「富庶新月地帶」。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尤如一場無形的、上天策劃的恐襲,當大自然不再容忍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將隨時以毫不容情之力反撲。難道香港不應好好準備對應氣候變化的抗逆能力麼?

文:鄭依依 (低碳想創坊項目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