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回顧返回
大師工作坊:社會效益怎評估?
2016-11-13

8月份大師工作坊:「越過高山越過谷:綠色創業起步」,綠色創業初哥從大師身上學到不少成立機構的知識和貼士。是次大師工作坊,他們則學習了評估公司或項目社會效益時的原則、模式及其重要性。工作坊於9月30日晚在太子「好單位」舉行,兩位大師講者分別是香港社會效益分析師學會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阮耀啟博士,以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 (社會發展)黃子瑋先生。

坊間有不同的社會影響評估模式,黃子瑋先生分享了社聯社會影響研究中心採用的方法。該中心於2011年成立,過去五年已為香港社會服務團體及機構進行多達20項社會影響評估 (Social Impact Assessment, SIA)。黃先生以學校考試作比喻,就像考試前要先知道「考試範圍」一樣,進行社會影響評估前,要先為機構訂定評估框架,才開始逐一量度。雖然框架以外的東西不獲評估,但現有框架亦足以反映機構對社會的影響。以框架的層面和緯度來說,評估的指標通常包括項目對持份者的影響、可持續性、是否帶來收入、會否有助減輕社會成本等。社聯亦會特別留意在一般成效評估中備受忽略的持份者,例如受助者的家人是否也間接享受到項目的成果。他以救世軍的「扶輪社青年師徒計劃」為例,講解SIA的實際操作,以及在現實中因資源所限而作出的取捨。

香港社會效益分析師學會是Social Value International的附屬成員,三年前在香港成立。他們的功能就像會計師公會,但不是審核財務收入,而是量度社會價值的實踐。創辦人及行政總裁阮耀啟博士提醒機構,進行SIA前要先有清晰目的,這樣才能找到合適的評估模式;亦要細想是否真有評估的必要,以及如果運用評估所得的結果,例如是否有助機構作出更好的決策。阮博士指出評估方式分兩類,一類是將社會效益折合成金錢單位表達,另一類則以無形效益作標準計算,例如衡量B Corp的方法便是後者。他亦提醒我們評定一個項目是否具備社會效益,需要作出比較才有意義,例如與上一年度的結果比,或與其它相同類型項目比較等,這樣才能令機構從檢討中學習及進步。接著他又講解了在進行評估前管理層需要考慮的多條問題,以及評估社會價值的多項重要原則。

是次大師工作坊的參加者非常投入,並向兩位講者踴躍發問。賽馬會低碳創聚COIL經過一年半時間,孕育了數隊創新小組, 我們 希望各「創新小組」的成員及其他綠色創業者,經與兩次大師工作坊的講者作具體分享後,在面對創業的種種挑戰時,能充滿信心,發揮創意,並以無比鬥志為香港邁向零碳經濟作出貢獻。